close

自從小藍莓去年開始變成恐龍迷後,對恐龍的什麼似乎都非常感興趣,入手了不少相關的書和玩具。玩具她不太有興趣,倒是書會一直看個不停,翻了又翻。有點想要挑戰深一點的東西,於是在折扣期間買了這本書。

ISBN 9789866049415

小典藏是一直以來都很欣賞的出版社。以前自修藝術史和接觸博物館學的時代,就對典藏出版社的書很有興趣,現在有孩子之後,也在注意這個專門出版特殊類別書籍的出版社。先前對這本書和「OO是怎麼到博物館的」同系列的書感到很有興趣,除了恐龍怎麼到博物館外,還有毛公鼎、蒙那莉莎、隕石等主題。非常中意這類跨美學、科普的介紹,若一定要找個不喜歡的部分,就是裡頭圖片的風格還是不夠真實吧。隨著年紀增長,快三歲的小藍莓看的書愈來愈深入,只是我怎麼也沒想到這本書能深深抓住孩子的心,再次讓我感到不能自以為小孩需要餵養什麼,在閱讀上要多方嘗試各種不同畫風、主題的書籍,在深廣度上也不要設限,孩子們會自己找到適合的東西,我們只要幫忙一起深掘求知的樂趣,當稱職的書僮兼拉拉隊就好了。

書相當吸引人的一點是依據歷史事件改寫成童書,書裡用的全是實際發生的事件、地名及人名,雖然唸起來有點佶屈聱牙,我大概都會照著說。因為自己是博物館迷,所以認識美國的博物館龍頭「史密桑尼博物館」,這是書中的恐龍主角最後的去處。可能大部分的大人小孩都會曉得恐龍的化石是挖出來後被送到博物館,但當初是怎麼被發現,被發現後的運送及進博物館的前置作業就不是很清楚,書裡面有這些很容易被忽略的過程介紹。

在拼湊恐龍骨頭時,意外發現沒有頭部和頸部,還好從卡內基博物館找來代替品。書裡頭為了增加趣味性和印象,每個挖崛、運輸或研究的角色加入,都會重述一次恐龍先前被發現或處理的步驟,不過這個部分我用口述時都會略過,以後等孩子自認識字再自己閱讀。

其中有個喬段很有趣,博物館的夜間警衛被恐龍骨頭跘倒了!

在博物館研究人員的工作告一段落後,就換展示組上場。能讓孩子們認識博物館工作起於研究,而後有展示的過程,是很美好的體驗。記得當初在讀博物館學一科時,因為博物館的研究工作和展示於民眾前的過程,教育目標及如何以展示的手段作為媒介,兩者當中是存在落差的,所以這段讀來別有感覺。共讀後了印象,參觀博物館的經驗多了,就能慢慢體會出來。 

前幾天,一起照顧小孩的外婆跟我說,小藍莓是一個知性的人,乍聽之下「知性」一詞似乎用在兩歲多小孩身上有點不協調,但馬上就好像看到了某個光,沒錯,用在形容她確實是很貼切! 她有著這個年紀小孩的不懂事與執拗,同時也有這個年紀的孩子很少見的求知欲望,和對生活與閱讀互相印証時特別敏感,也容易因此受感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uCh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